非体育专业的我,得向各位宣告:北体不只是体育生的天下!非体育专业同样繁多,且各具特色。我所在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专业,专注于体育营销与传播及体育公关,课程涵盖公关、广告策划写作、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体育营销与传播课程相当全面。新闻学专业则是体育新闻方向,培养体育记者,视听语言课极具趣味,我们会撰写剧本、拍摄影片。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2018年新设,以新媒体形式呈现体育传媒,体育解说、体育节目制作则是我们的方向班,学生有机会出国学习一年,现在就有同学在西班牙。据说即将增设体育播音与主持、体育表演等专业。
国际体育与组织学院,我们常称之为外语系,系里的小姐姐们都非常漂亮。她们似乎有自己的语种方向,可能在比赛翻译、国际体育比赛组织方面工作。外语系充满趣味,曾是我的第二志愿,他们还提供辅修班,全校均可报名。
运动与人体科学学院实力雄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运人专业的学生都非常聪明,他们整天在做实验,体育科学楼里的实验室也非常酷,研究内容包括运动员运动机理、兴奋剂检测等,偏向理科。人文学院汉语专业,我曾与汉语专业的同学们一起上毛概课,我旁边的汉语系大佬每节课都拿好几本古代字典查阅,令人敬佩。
运动与康复专业,学生实习时会去医院、国家队等地,负责运动员的赛后康复、放松、理疗、按摩等,还有骨科受伤复健等。有个康复专业的同学帮你运动后放松按摩,真是太棒了!体育商学院、管理学院实力强劲,主要从事赛事策划管理方面,感觉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工作待遇很不错,薪资水平较高。体育工程学院是新开的专业,据说学生学习编程,未来可能用于赛事和运动员的技术检测。
心理学院:Dr魏就是心理学院的毕业生,他们主要研究运动员心理对比赛的影响,探索影响运动表现的心理因素,如运动员的自我控制、心理疲劳、重大比赛的心理调控等,感觉非常厉害!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中国体育事业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非常强大!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我已度过第一个学期,以下内容仅供学科生(运人)参考。北体有术科生、学科生之分:纯文化考上来的是学科;有运动技能的是术科。我是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的学生。上高三时,我就想报考北体的这个专业,最主要的是我对这门课非常感兴趣,分数线也不是很高,所以最终顺利地来到了这里。
关于学校条件,北体确实存在一些不足。这里仅有一个小小的图书馆、拥挤的教学楼、高峰期找不到座位的食堂。而且,图书馆和教学楼晚上十点左右就关门了,很多人说北体没有学习氛围,但这并非恶意,因为事实确实如此。希望学校在扩招的同时,也能努力保证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质量。我相信很多体大的学子都能列举出很多值得吐槽的地方。
然而,毕竟这不是隔壁的清华、北大,在北京这样的条件也不错了。作为一所211大学、中国体育最高等学府,北体优秀的学生非常多,身边不乏高考失利才来到这里的人。既来之则安之,觉得不合适就回去复读嘛。我来到这里时,确实没有报多大期望,只想着尽力就好。但体大却给了我惊喜。在这里,你会发现体大的氛围与别的学校不一样,大家都是充满活力、走路带风的年轻人。
学校体育资源丰富,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很出色,你能想象到关于体育的一切,这里都有。但也不是无人能敌,比如清华在某些硬件和学术方面胜过我们。但清华太难考了,能考上清华的也不会来问北体了…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开玩笑或认真地按照隔壁清北的标准严格要求我们的体大,这也说明了我们对体大未来的美好期望,至少我们体大并非无药可救,也希望北体的管理者们能认识到这一点,继续造福每个体大学子…
学校里老师都很好。不涉及老师人品,好老师坏老师哪里都有。我说的是因为很多学术性大学,老师本身也要做研究,所以经常会有老师沉迷自己的课题,教学一团糟。但我读的院系因为学术空间实在有限,老师对教学抓得就很严,学生下限会比较高一点,挂科很少。
说实话,教育资源永远是稀缺资源,有能力抢到更好的资源当然不用来这里将就,能力有限只能达到这里也没必要抱怨,多大的胃口吃多少饭。虽然学校管理偶尔会做让人无语的决策,但是确实这个学校享受到了国内在体育教育方面最顶尖的资源。另外,作为一个跳板,这个学校从某种方面来说还是很合格的,在这里“卧薪尝胆”四年,也有很多从这里走出去的优秀人才。如果你想利用211的优势还有要来帝都上学的话,北体真的是相对而言最容易的。
北体大是全国体育类的最高学府,当时考进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作为体育人,这里非常辛苦,但也是所有体育人都想来的地方。学校环境非常优越,办学也非常先进,当然对学生要求也相当严格。
体育课的老师水平都非常高,乒乓球和游泳是这里体育课的热门课程,而且体育课是必修课,学校的体育场馆非常多,而教学楼却只有一座,毕竟这是体育大学,学校的体育场馆经常爆满。
在学校生活中,你能看到很多体育界的大佬来到北体大,这也是别人羡慕不来的。而且这里经常举办体育赛事,体育师资力量也非常强大。体育行业作为朝阳产业,学校自然也不会放松对我们的培养。如果能够非常突出,还可能参加国内大赛事呢。
作为体育类学校,北体大实力非常强大。如果你热爱体育、热爱运动,那就一定要来北体大看看,要努力拼搏。
北京体育大学是中国体育领域的最高学府!它里面的学科设置也很全,主要有以下专业:
管理学院
为培养国家需求的体育管理专门人才,北京体育学院管理班从1985年开始招生。原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同志专门题词“发展体育管理学科,培养体育管理人才”。经过20多年的建设,管理学院为国家输送了八百余名本科生、培训了数百名国家体育总局党校班学员。如今的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已经成为中国体育管理人才的摇篮。
学院拥有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和体育产业管理两个本科专业,以及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博士点和行政管理硕士专业。学院设有管理学、体育经济与产业、奥林匹克与体育社会学三个教研室,奥林匹克、体育产业两个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体育科学分会体育管理分会也挂靠在学院。学院有一批国内外知名教授和高素质教师队伍。57%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40%的教师具有国外工作和学习经历。学院在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奥林匹克研究等方面科研成果丰硕,为我国体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学院注重国际化办学,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多个体育院系建立了关系,与国外大学互访不断加强,一批国外著名大学教授曾在学院讲学。学院发展目标是“亚洲最强、最终跻身于世界一流体育管理学院”。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的前身体育系,自1953年建校起便是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1990年,体育系更名为体育教育系,2002年再更名为教育学院。学院设有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两个专业,下设篮球、排球、足球、小球、体操、社会体育和体育教育学等教研室。目前,学院拥有121名专任教师,包括20名教授、56名副教授、21名讲师,以及12名博士生导师和24名硕士导师。在校本科学生超过1600人。学院经过50多年的积累和几代人的努力,已为国家培养了超过万名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和重点课程建设上投入巨大,两位教授荣获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奖,《排球》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乒乓球》为北京市精品课程,《体操》和《篮球》则为学校精品课程。2002年,学院学生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中,代表北京市参赛,荣获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团体总分一等奖。学院师生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和首都纪念学生军训工作20周年阅兵汇报中取得优异成绩。教育学院正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加大改革力度,完善自身建设,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目标贡献力量。
竞技体育学院,原运动训练系,始建于1957年,2003年更名为竞技体育学院。学院至今已为国家培养超过2万名毕业生,现有本科学生2200多人。学院下设田径、游泳、重竞技和运动训练学等教研室。现有教职工111人,包括13名教授、6名国家级教练员、25名副教授、13名高级教练员、23名讲师等。学院拥有8名博士生导师和19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国家级以上裁判48人,17名教师在国内外体育组织任职。学院设立运动训练专业,并开设体能专项班,培养高层次运动训练人才。学院在两次全国体育院校重点学科评估中,各项指标均名列前茅。学院坚持“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自1980年以来,学院学生获得国际健将60多人、运动健将300多人,世界冠军40余人次、亚洲冠军100余人次、全国冠军400余人次。陈中同学两次获得奥运会冠军,罗微、张国政、王旭在2004年奥运会上分别获得跆拳道、举重和摔跤项目冠军。学院在运动训练学、田径等课程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果。
体育传媒系成立于2005年2月,致力于培养体育新闻传播和公关、广告、策划、咨询等行业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设有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专业,本科生近500人。学院拥有广播电视实验室、虚拟演播室等先进设施,教师均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和新闻传播实践经验。毕业生遍布国内外知名媒体和高校,历年考取硕士研究生和出国攻读硕士学位的比例高达15%。
外语系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优良综合素质的高级体育外语人才。现有教职工37人,外籍教师7人,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超过70%。学院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语言基本功,学生在体育竞赛与交流领域表现突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武术学院,前身为武术系,创建于1958年,2002年更名为武术学院。学院以武术为主干,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下设武术套路、散打、体育养生和民族民间体育等教研室。学院拥有37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3名,国际级裁判8名。学院在武术继承、发展与传播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培养了众多世界及亚洲冠军,近3年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近40项,完成著作及教材21余部。
艺术系,前身为体操教研室,2005年正式成立体育艺术系。设有表演专业,包括艺术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舞蹈等专项。现有35名教师,其中外聘教师6名,运动健将5名,一级运动员6名,国际级裁判4名,国家级裁判7名。学院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国家和学校争光。
成立于1958年的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在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后,已构建起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及体育统计与测量等七个教研室。2002年,该学院的运动人体科学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成为我国体育科学领域内独一无二的国家级重点学科。
作为中国体育科学家的摇篮,该学院是中国最早获得体育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机构。目前,学院设有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与健康、运动心理学等三个本科专业,以及运动人体、心理、康复医学与理疗等三个硕士点和一个运动人体科学博士点。作为国内少数拥有体育科学各学科学士、硕士、博士授予权的院系之一,学院培养了众多活跃在中国体育科学领域前沿的优秀人才,成为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
学院作为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凭借其完善的学科体系、卓越的教师团队以及国家强有力的研究经费支持,研究领域广泛涉及体育科学和大众健康的各个领域。学院师生承担了多项奥运攻关课题,在运动与内分泌、优秀运动员选材、低氧训练、运动机能监测与评定、运动营养补充、动作技术分析、运动损伤防治与康复、运动员心理训练与恢复、运动与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此外,学院还是中国国民体质研究的重要承担者之一。几十年来,学院始终关注国民体质的监控和研究,为我国建立国民体质调查做出了卓越贡献。
根据你的兴趣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祝你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好运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