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专业:吉林艺术学院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其历史源远流长。它起源于1946年的东北大学鲁迅文艺学院,1958年正式成立吉林艺术专科学校,1978年更名为吉林艺术学院,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成为首批省级重点学科院校,2020年晋升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学校位于城市中心,拥有表演、造型、综合、城市艺术四个校区,设有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戏剧影视学院、舞蹈学院、新媒体学院、动漫学院、艺术教育学院、艺术管理学院、流行音乐学院、戏曲学院、城市艺术学院和附属中等学校等13个教学单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686人,硕士研究生1045人,本科生7641人。学校以其“培养人才的摇篮、传承文化的基地、艺术创新的源泉、引导审美的窗口”的办学功能,在艺术教育领域日益显现其特色和优势。学校坚持传统,发挥优势,遵循艺术高等教育规律,积极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和“创新型艺术人才培育工程”,确立“项目带动教学、科研深化教学、展演促进教学、实践检验教学”的理念,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艺术人才。学校拥有42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内的所有艺术类专业。其中,音乐学、绘画、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编导、表演、产品设计、动画、音乐表演、环境设计等10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雕塑等3个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学校还设有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均为吉林省优势特色学科,其中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为吉林省一流学科;设有艺术、风景园林、新闻与传播等3个专业硕士点。学校有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金课”(其中1个A类,4个C类)、12门省级精品课程、36门省级优秀课程、2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课程、2门省级校企合作开发立项建设课程、1门省级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育人示范课程”项目。同时,学校拥有6个国家级科研创作平台和17个省级科研平台,其艺术类学科专业整体建设水平在省内居领先地位,国家级一流专业、省级一流学科、省级以上科研创作平台数均位居国内地方艺术院校前列。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710人,其中专任教师558人,副高级以上职称261人,包括二级教授12人;聘请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100余人。学校拥有2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8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吉林省高级专家3人、省拔尖创新人才8人、省突出贡献专家8人、长白山技能名师7人、省优秀教师4人、省教学名师6人;省优秀教学团队7个,省创新团队4个。学校积极开展科研创作,师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60项,其中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数居全国地方艺术院校前列;设计制作的2022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获得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的高度评价和主管部门的表彰。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大量杰出的艺术人才,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导演李路等6位主要演职人员,G20峰会音乐会、2017博鳌亚洲论坛闭幕式和“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国宴演出担任琵琶首席赵聪等。学校还培养了大批优秀文化管理者,如中国歌剧院院长、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刘云志,著名作曲家唐建平、王丹红;著名画家贾涤非、赵开坤,“亚洲博鳌论坛”整体视觉设计者张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获得者、吉林省作协主席金仁顺;中国舞协副主席、舞蹈家王晓燕;著名影视演员张凯丽、闫学晶、丁海峰、王韦智、国歌、张晓龙、侯天来、许文广、赵明明、杨童舒;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毕铭鑫;文化部原副部长、全国文联副主席董伟,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刘绍勇,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杨静茂和赵铁春,星海音乐学院院长唐永葆等。学校积极服务社会和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参与设计制作国庆五十、六十、七十周年吉林彩车,上海世博会吉林馆主题陈述方案策划与设计和宣传片制作等。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艺术教育交流与合作,与英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1所著名艺术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学校注重繁荣社会文化生活,举办音乐会、设计作品展、绘画展、话剧小品、舞蹈专场等活动,受到社会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赞誉。学校多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在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吉林艺术学院秉承“博学、求真、至善、尽美”的校训,发扬“尊重艺术个性、完善社会人格”的艺术教育理念,朝着“面向世界、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充满生机活力的高水平艺术大学”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吉林有东北电力大学、北华大学、吉林化工学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医药学院。1、东北电力大学,简称东电,坐落于吉林省吉林市,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为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16年加盟“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同年发起加入“中国智能量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学校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研究生推免权,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2、北华大学,简称北华,是吉林省人民政府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学校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首批盟员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合作共建高校。北华大学是举办林学、林业工程等涉林一级学科的高校,吉林省60%以上的林业技术与管理骨干毕业于北华大学。2012年12月,学校获批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14年10月,学校获批为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3、吉林化工学院位于风景秀丽的北国江城——吉林市,是吉林省唯一一所化工类大学。学校在化工、机电等传统优势学科领域一直居于省内领先地位。学校成立于1958年,原隶属化工部,于2001年划归吉林省人民政府。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8个省级科研平台,1个省级大学生科技园,1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4、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作为一所省属公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历史可追溯至1907年成立的吉林中等农学堂,以及1958年创办的吉林特产学院。2003年,经吉林省政府批准,北华大学农业技术学院与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并于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级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成为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5、坐落在吉林省吉林市的吉林医药学院,是吉林省独立设置的一所西医本科院校。学院的历史始于1952年组建的东北军区空军长春护士训练队,1954年8月更名为空军461医院附属高级护士学校。1993年6月,学校更名为空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8月,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学校整体移交吉林省,并定名为吉林医药学院。
扩展资料:
为满足全国考研考生和来华留学生了解吉林省高校学科实力和学科特色的需求,为吉林省高校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提供决策参考,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6中国大学学科评价报告》最新发布了2016中国大学学科排行榜和2016中国大学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
报告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稳居2016中国大学学科排行榜前三名,全国共有27个学科入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位列2016中国八星级学科前列。吉林省高校在学科排名上虽无学科全国第一,但12个学科排名全国前五;13个学科进入全国前5%,50个学科跻身全国前10%;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位列2016吉林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前三名;吉林省高校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14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位居2016吉林省大学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前三。
吉林省有1个学科进入世界知名高水平学科行列,10个学科进入中国六星级学科。报告还指出,在最新2016吉林省大学一级学科排行榜中,吉林省高校无学科荣膺2016中国八星级学科,1个学科荣膺中国七星级学科,跻身世界知名高水平学科,是吉林省高校“双一流”战略冲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的核心力量。
吉林大学在2016吉林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中位居榜首,1个学科荣膺中国七星级学科。榜单显示,吉林大学在2016中国大学学科排行榜中,1个学科荣膺七星级学科,跻身世界知名高水平学科行列;6个学科荣膺六星级学科,16个学科荣膺五星级学科;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6吉林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中位居榜首,是吉林省学科实力最强、学科水平最高、最具特色的高校,是吉林省“双一流”战略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领头羊。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延边大学分别位列2016吉林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的第2、第3、第4名。吉林大学在2016吉林省大学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中居首,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高居榜首。
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自1989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大学评价研究,至今已有27年历史。1989年发布了第一个综合大学排行榜,自2003年起连续14年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2016中国大学学科评价报告》由艾瑞深研究院赵德国、蔡言厚、冯用军、党亚茹和王凌峰等共同执笔编写完成。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教育,百度百科-北华大学。
目前,吉林省仅有一所985高校——吉林大学,211高校还包括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仅吉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的还有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教育部第四轮评估中,吉林大学表现突出,总上榜数量56科,仅次于浙江大学和四川大学,超过清华和北大。东北师范大学共有26个一级学科参评,其中6个学科进入A类,位列全国高校第33位;15个学科进入B类,共计21个学科进入同类参评学科的前40%,占学校参评学科总数的81%。延边大学成绩略显不足,仅有2个B类学科,甚至不如非211的长春理工大学,后者收获了1个A类和4个B类学科。
从上述情况来看,排名首位毫无争议的是吉林大学,简称吉大,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学校。吉大综合实力目前在全国排名第十。它的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都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评估中,吉大各个学科均有上榜。
然而,A+学科方面颗粒无收,这与其985高校的身份略显不符,说明吉大在顶尖学科上的优势并不明显。东北师范大学原名东北大学,始建于1946年,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9年定址于长春,1950年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1958年划归吉林省,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1980年重新划归教育部,复名为东北师范大学。1996年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目前在全国排名第三十六,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个学科进入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教育部第四次评估中,东北师范大学共获得1个A+、6个A、15个B。A+的数量优于吉大,成绩表现不错,很有可能在下一次评估中入选双一流。
长春理工大学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著名科学家、两院院士王大珩为学校创始人、第一任院长。建校以来,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委、五机部、机械委、机电部、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被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建。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目前全国排名174。在教育部第四轮评估中,它的光学工程学科进入A类,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获评B类。总成绩为1个A、4个B,成绩优于身为211的延边大学(不清楚当时为何未评上211,有小道消息称是为了照顾少数民族,所以让延边大学入选)。
延边大学成立于1949年,是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校之一。起初,它隶属于国务院高教部,1957年转归吉林省管理。1958年8月,延边大学一分为四,分别成立了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和延边工学院。199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吉林艺术学院延边分院五所高校合并,成立了新的延边大学。目前,延边大学在全国的排名为182,略低于长春理工大学。其外国语言文学(自定)学科被选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在教育部第四轮评估中,仅获得2个B级评价,成绩相对较差。
以下是吉林省内全部高校的排名情况,前三名可能没有太大争议,第三、第四名可能会有较大争议。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如需了解更多高校信息,请关注我。
吉林市考研考点包括:毓文中学、田家炳高级中学、第一中学、第四中学、第十二中学、第七中学、第九中学等。
考研考场分配通常根据考生所在地和报考学校等因素进行安排。在校大学生可以选择本校所在省内的考点进行考试,而在职人员或非应届考生考研时,考场一般分配在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此外,考研考场的分配方法还包括先按各省、各市进行统一划分,然后按学校和专业进行划分。
吉林省内的高校有:东北电力大学、北华大学、吉林化工学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医药学院。
1、东北电力大学(简称东电),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为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16年,学校加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同年发起加入“中国智能量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研究生推免权,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
2、北华大学(简称北华),是吉林省人民政府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学校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首批盟员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合作共建高校。北华大学是举办林学、林业工程等涉林一级学科的高校,吉林省60%以上的林业技术与管理骨干毕业于该校。2012年12月,学校获批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14年10月,学校获批为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3、吉林化工学院位于风景秀丽的北国江城——吉林市,是吉林省唯一一所化工类大学。学校在化工、机电等传统优势学科领域一直居于省内领先地位。学校成立于1958年,原隶属化工部,2001年划归吉林省人民政府。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8个省级科研平台,1个省级大学生科技园,1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4、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为1907年创建的吉林中等农学堂和1958年成立的吉林特产学院。2003年,经吉林省政府批准,北华大学农业技术学院与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合并,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成为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5、吉林医药学院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独立设置的一所西医本科院校。吉林医药学院的前身是1952年组建的东北军区空军长春护士训练队,1954年8月,更名为空军461医院附属高级护士学校。1993年6月,更名为空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8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学校由军队整体移交吉林省,定名为吉林医药学院。
扩展资料:
为了满足全国考研考生和来华留学生了解吉林省高校学科实力和学科特色的需要,为吉林省高校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提供决策参考,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6中国大学学科评价报告》最新发布2016中国大学学科排行榜和2016中国大学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
报告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雄居2016中国大学学科排行榜前3甲,全国27个学科入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跻身2016中国八星级学科前列。吉林省高校无学科全国排名第1,12个学科排名全国前5;13个学科挺进全国前5%,50个学科跻身全国前10%;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分列2016吉林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前3名;吉林省高校2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14个学科跻身全球前1%;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高居2016吉林省大学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前3强。
吉林省1个学科跻身世界知名高水平学科队列,10个学科跻身中国六星级学科。报告显示,在最新2016吉林省大学一级学科排行榜中,吉林省高校无学科荣膺2016中国八星级学科,1个学科荣膺中国七星级学科,跻身世界知名高水平学科,该学科是吉林省高校“双一流”战略冲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的核心力量,是吉林省高校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学科;10个学科荣膺中国六星级学科,跻身世界高水平学科和中国顶尖学科队列;17个学科荣膺中国五星级学科,跻身世界知名学科和中国一流学科队列,是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后备力量;81个学科荣膺中国四星级学科,跻身中国高水平学科队列,是创建中国一流学科的生力军;191个学科荣膺中国三星级学科,跻身中国知名学科和中国区域一流学科队列。
吉林大学雄居2016吉林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榜首,1个学科跻身中国七星级学科。榜单显示,在最新2016中国大学学科排行榜中,吉林大学1个学科荣膺七星级学科,跻身世界知名高水平学科队列;6个学科荣膺六星级学科,16个学科荣膺五星级学科;雄居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6吉林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榜首,是吉林省学科实力最强、学科水平最高、最具特色的高校,是吉林省“双一流”战略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领头羊。
东北师范大学列第2,长春理工大学居第3,延边大学列第4,吉林农业大学居第5,东北电力大学列第6,吉林艺术学院居第7,长春中医药大学列第8,北华大学居第9,吉林财经大学列第10。
吉林大学9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高居2016吉林省大学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榜首。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和社会第三方大学及学科评价中,普遍采用ESI来衡量和评价学术水平和学科实力,特别是在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双一流”战略中已明确把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数量定为发展目标之一,为此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依据2016年9月最新ESI数据发布2016中国大学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吉林省有2所高校跻身全国100强。
其中,吉林省共有3所高校的14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2个学科跻身全球前1‰。其中,吉林大学有9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居2016中国大学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第20,雄居2016吉林省大学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榜首。东北师范大学有4个,列第2;延边大学1个,列第3。
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组建于1989年,是目前中国持续开展大学评价研究时间最长的研究团队,至今已有27年历史。
1989年,我国首次发布了第一个综合大学排行榜。自2003年开始,这个排行榜已经连续发布了14年。近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了《2016中国大学学科评价报告》,由艾瑞深研究院的赵德国、蔡言厚、冯用军、党亚茹和王凌峰等人共同执笔编写。读者可以通过访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cuaa.net)或关注微信公众号“艾瑞深研究院”,获取更多报告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