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和申论概述
1、行测,即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主要评估与公务员职业紧密相关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通过客观的纸笔测试来衡量。
2、申论则是考察公务员在工作中所需的基本能力的科目,试卷包括注意事项、给定材料和响应要求三部分。
3、行测涵盖了五个方面:定量关系、判断和推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和表达以及数据分析。言语理解和表达侧重于测试考生用语言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快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书面材料的内涵;行测是一种标准化测试,旨在测试与行政事业成功相关的一系列心理潜能。
4、行测与一般智力测验、公共基础知识或特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测验不同,它主要测试一系列心理潜能,以预测候选人在行政职业领域的各种职位上成功的可能性。这种考试测试一个人在多年的生活、学习和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能力。其本质是对基本潜在能力的检查。
5、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行测设置了两类试卷。省级以上综合管理岗位主要考核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在国家机关和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考生需要根据规定的材料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和论证。
6、申论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的能力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和处理,以及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
二、公务员申论考试内容分析
申论范文:[网页链接],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中公教育老师通过对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以及相关大纲等深入分析发现,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依然坚持分级分类的原则,按照职位要求科学设计试卷;依然坚持能力导向,在180分钟的作答时限内以能力考查为主线灵活设置题目。这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在不断变化过程中的稳定部分,也是不断探索过程中的积累和沉淀,说明目前的考试形式已经相对成熟。尽管字面含义没有变化,但在考试实践中,大纲规定的范围内仍有所尝试,使考试更加科学。中公教育老师将结合近年来实际的变化对大纲进行深入解读,对考试趋势进行预测,以为考生备考提供借鉴。
2010国考大纲对申论科目进行了全新定义,明确对国考申论进行副省级、地市级两级分类考查,迄今已历经十个年头。可以说,申论科目已经成为国考探索分级分类考试的先锋。作为笔试的一门科目,申论考试能力要求与职位分类的匹配性较强,不同职位的能力区分通过不同材料和问题的设置体现。
自2014年国考作答时限延长至180分钟后,考生的个人能力在试卷作答中得到了更清晰的反映。之前的申论考试时限为150分钟,紧迫的作答时间导致考生的能力无法得到良好展示,无法真正反映其真实水平,从而影响了考试的科学性和考生的区分度。因此,2019国考大纲沿用了这一思想,希望试卷能科学反映考生的个人能力和作答水平,最终实现选拔人才的目的。
今年国考申论试卷仍然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了两类试卷。中公教育老师认为,从申论考试材料主题来看,自2011年以来国考申论省级、市级试卷均是不同的材料主题,如此可以更准确地测查考生的能力。
三、国考申论题型介绍
国考申论题型分为五大题型: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贯彻执行题、提出对策题和申发论述题。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机构的职位、市(地)级及以下机构的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套试卷。
一、省级以上(含副省级)机构的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1、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2、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3、解决与提出问题的能力——需凭借个人实际经验或生活感悟,在深入理解分析所提供资料的基础上,识别并定义问题,进行评估或权衡,进而提出解决策略或具体措施。
4、文字表达能力——需熟练运用指定语种,通过说明、陈述、论述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洁、流畅地表达个人思想和观点。
二、市(地)级及以下机关的职位申论考试,主要评估报考者的阅读理解、执行贯彻、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1、阅读理解能力——需准确把握给定资料的核心内容,理解各部分间的关联,对资料中的观点和事实作出恰当的解读。
2、执行贯彻能力——需精准领会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原则,根据实际情况,迅速有效地完成任务。
3、解决问题能力——需运用个人知识和经验,对具体问题进行正确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或办法。
4、文字表达能力——需熟练运用指定语种,对事件和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阐述、陈述或解释。
中公教育专家对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及大纲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长期坚持分级分类的命题原则,根据职位需求科学设计试卷;同时,大纲继续坚持能力导向,在180分钟的答题时间内,以能力评估为主线,灵活设置题目。这表明,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在持续变革中保持了稳定,是不断探索和积累的成果,反映出考试形式已经相对成熟。尽管字面意义没有变化,但在实际命题过程中,命题者仍在大纲规定范围内进行尝试,以使题目更加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