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业单位招聘与公务员招聘有何不同
事业单位招聘与公务员招聘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招聘流程、法律依据、招聘方法和考试过程等方面。
一、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的方式:
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需向社会公开招聘,但国家政策性安置、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
2、内部竞聘上岗。由事业单位内部产生岗位人选,通过竞聘上岗。
二、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的程序:
(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程序:
2、公布招聘岗位、资格条件等招聘信息;
7、订立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二)事业单位内部产生岗位人选竞聘上岗的程序:
2、在本单位公布竞聘岗位、资格条件、聘期等信息;
三、公务员录用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执行。
第二十一条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适当照顾。
第二十二条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的录用,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的录用,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
第二十三条报考公务员,除应当具备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第二十四条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三)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第二十五条录用公务员,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内,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
第二十六条录用公务员,应当发布招考公告。招考公告应当载明招考的职位、名额、报考资格条件、报考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以及其他报考须知事项。
招录机关应当采取措施,便利公民报考。
第二十七条招录机关根据报考资格条件对报考申请进行审查。报考者提交的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
第二十八条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内容根据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职位类别分别设置。
第二十九条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确定考察人选,并对其进行报考资格复审、考察和体检。
体检的项目和标准根据职位要求确定。具体办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第三十条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并予以公示。
公示期满,中央一级招录机关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地方各级招录机关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
第三十一条录用特殊职位的公务员,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简化程序或者采用其他测评办法。
第三十二条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任职;不合格的,取消录用。
二、公务员考试与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有何区别
1、中央公务员考试是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是指:地方各级党政机关,为招录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而组织进行的各级地方性考试。
3、各项考试单独进行,不存在什么从属关系,考生根据自己要报考的政府机关部门选择要参加的考试,也可同时报考,相互之间不受影响。
4、中央公务员考试属于招聘考试,考生填报相应的职位进行考试,一旦被录取便成为该职位的工作人员。
5、地方考试有资格考试和招聘考试两种,例如北京市的公务员考试就是一种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者发给公务员资格证书,考生可凭此资格证在北京市、区、县等国家机关求职。绝大多数地方公务员考试采用的是招聘考试的方式,考生选择职位报名参加考试,考上后就直接录取为该部门的公务员。
6、中央的公务员考试是面向全国进行招考的,而地方的公务员考试主要面向当地的居民和在当地就读的大学生以及本省生源的大学生。
7、各省市对参加考试的应届生的生源要求各不相同,例如北京公务员考试的招考公告中对外地生源的规定是"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取得留京资格的大学本科以上外地生源应届毕业生";上海市规定报考者应为"上海高等院校、国务院各部、委、办、局所属高校(含已划转地方的高校),或列入'211工程'建设的地方高校的本科以上的优秀毕业生";广东的要求比较宽"普通高、中等院校2003年应届毕业生(非广东生源(户籍)报考者限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以上毕业生,定向生限在定向地区报考)"。
8、今年人事部在成都开会,要求各级人事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大从高校毕业生中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力度,以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从这些消息可以看出,政府在招录公务员时对应届毕业生是给予了照顾的。换句话说,只要还顶着应届毕业生的"光环",考公务员机会还是比较多的,很多的职位都只招应届毕业生,等你成了"社会人员",机会就少了很多,正所谓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9、中央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自行通知。
10、各个地方的考试科目都是地方自定的,一般都分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各有不同,北京考的是《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上海和广东考《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浙江省的笔试科目为《综合基础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要报地方公务员考试的同学要注意查阅当地政府公布的招考简章,以便有针对地进行复习。
11、从2002年起,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招录工作的时间将固定下来:报名时间固定在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六,考试时间则固定在每年12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12、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时间差异很大,而且每年招考时间会有一些变动,一些省份一年还有春、秋季两次考试。此外,政府还会组织一些选调干部到基层的考试,有些部门还会单独招考。除了省里的考试,各个城市也会有一些零散的考试。
13、报考各类公务员考试不受什么次数限制,只要时间上不冲突,你可以参加多次公务员考试:中央的公务员考试、学校所在地的公务员考试、生源地的公务员考试,还有一些对生源没有限制(像广东)的省份、城市的公务员考试,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都可以参加,所以,考公务员这条路还是很宽的。
当然,投身公务员行列需要满足一系列的严格要求。依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及《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第十四条的规定,有意报考公务员的人员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 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政治权利。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
3. 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具备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
4. 报考省级以上政府工作部门者需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市(地)级以下政府工作部门的文化程度要求由省级录用主管机关规定。
5. 报考省级以上政府工作部门者需有两年以上的基层工作经验,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6. 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三十五岁。
7. 满足录用主管机关批准的其他条件。
《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中还明确了报考公务员的否定性条件。以下人员不得报考公务员:曾受过刑事处罚、劳动教养或行政开除处分;因贪污盗窃、行贿受贿、泄露国家机密等原因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正在接受审查或受过处分未解除;参与与“四项基本原则”相悖的组织或活动,存在严重问题。
除了政治条件外,报考者还需满足招考部门规定的体检要求。公务员招考通常遵循各级人事部门的统一部署,具体步骤可能因地区和部门而异,应以主管招考部门的规定为准。一般流程包括:
1. 发布招考公告,包含招考单位、职位、专业、人数、资格条件、报名方式、考试科目、内容、时间和地点等信息。
2. 网上报名者需先在线填写资料,打印并携带相关证件到指定地点进行资格确认。
3. 现场报名者需到指定报名点办理手续,一般需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学历证等材料。
4.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统一命题、统一时间,并由统一组织阅卷评分。
5. 笔试合格者按成绩高低及职位拟录用人数1:3的比例确定面试对象。
6. 面试合格者,按笔试和面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计算总成绩,依总成绩高低及职位拟录用人数等额确定体检、考核人选。
7. 根据总成绩和体检、考核结果,择优拟定录取人选,并报省人事部门审批。
8. 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合格者正式任职,不合格者取消录用资格。
对于考生而言,了解考试内容和复习方法至关重要。公务员考试虽然题目不深,但要求答题迅速、知识面广。考试注重考察考生快速反应能力和知识面,平时成绩好的人不一定能拿高分,而平时成绩不突出的人有时却能脱颖而出。复习时,考生应熟悉题型,提高答题速度,并掌握基本知识。
例如,《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考试内容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五个部分。考生应提前准备相关知识,如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领域的常识。复习时间一般为一到两个月。
关于公务员招聘信息,可登录国家公务员局网站查看。招考公告通常在每年的10月左右发布,考生应密切关注公务员考试网发布的信息。各地方的考试科目由地方自定,一般包括笔试和面试。考生应查阅当地政府公布的招考简章,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参考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