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国考岗位数量
在挑选职位时,考生需综合考虑职位本身的各项条件,如地域、部门、薪资和发展空间等,同时也要考虑个人因素,包括爱好、专业、政治面貌和基层工作经验等,还要关注报考的竞争程度。
二、国家公务员职位表公布后,考生可按以下步骤筛选:
1、首先,根据“基层工作经验”筛选:应届生可选择“无限制”的职位,而社会在职人员应选择与自身条件相符的最长年限。例如,拥有6年基层工作经验的考生可以选择“五年及以上”以降低竞争。
2、按照“学历”筛选:考生应选择适合自己的学历要求,如本科生可选择“本科(仅限本科)”、“本科或研究生”、“本科及以上”。为降低竞争,建议本科生选择“本科(仅限本科)”,从而进一步筛选职位。
3、按照“专业”筛选: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进行筛选,如英语专业的考生可筛选包含“英语”的专业。在专业筛选过程中,考生也可考虑相关联的专业,如政治学属于法学,考生也可筛选“法学”专业。如有疑问,建议咨询用人司局了解详细招录情况。
4、关注“其他条件”和“备注”栏:考生在满足“专业”、“学历”等条件的同时,还需符合“其他条件”和“备注”栏的要求。
三、筛选符合所有条件的职位后,考生还需关注职位本身的各项条件,如部门名称、用人司局、机构性质、职位属性等,以确保所选职位符合个人预期。
二、2025国考岗位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尚未发布,职位表也暂未公布。根据往年公告发布时间,预计公告将在10月中下旬发布,职位表将与公告一同发布。考生可参考2023国考职位表,初步筛选心仪岗位,并参考历年报录比和进面分数线进行备考,待2025国考公告和职位表发布后再最终确定报考岗位。
点击此处下载2023国考职位表.xls
近年来,国考近7成岗位招录应届生,因此大部分考生可能没有国考经验。国考选岗至关重要,以下提供两招,帮助考生快速理解职位表,选择合适岗位。
国考职位表是一个Excel表格,不熟悉软件的同学可能忽视某些信息。打开职位表时,可能觉得岗位数量较少,这是因为没有选择正确的子表。国考职位表有4个子表,分别对应4类不同机关单位,其中党群、部委等机关级别较高,工作地点大多在北京,招录门槛较高。但优点是一般不要求应届毕业生,对往届生较为友好。
省级以下直属机构是国考招录的主力,分布在全国各地,招录人数最多,也是大家报名的首选。直属机构的招录门槛较低,绝大部分本科可报,没有其他太多要求,但几乎都要应届生才能报名。
确定好子表后,同学们需要利用筛选功能,筛选出符合自己条件的岗位。
国考职位表上的信息很多,但一开始不需要筛选部门名称、用人司局、机构性质等信息,因为这些并非限制条件。首先应筛选符合自己条件的岗位。
首先筛选的项目是专业。国考的专业要求是分层级的,分为门类、一级科目、二级科目。很多新手直接筛选二级科目,导致错过大批优质岗位。考生可提前查看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了解自己专业的各个层级,以便在筛选时少走弯路。
三、2025国考岗位数量
2025年国考计划招录3.96万人,近五年招录人数一直呈扩招趋势。招录职位主要集中在税务、海关、铁路公安、出入境边防总站等系统。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2025年共计设置了18948个岗位,计划招录3.96万人,相比2023年计划招录人数增加6.7%。
其中,设置2.6万个计划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以服务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考生可在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进行网上报名,公共科目笔试将于11月26日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部分较大的城市同时举行。
公告显示,今年的报考条件包括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7年10月至2005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5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2年10月以后出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等。
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录用政策、录用计划向基层一线和高校毕业生倾斜。设置2.6万个计划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服务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有近2.7万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根据实际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的学历、专业、工作年限和经历等报考条件进行适当调整,进一步充实基层公务员队伍。设置3000余个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积极投身国防事业。
四、2025国考岗位数量
在职位选择上,考生需综合考虑职位本身的各项条件,如地域、部门、薪资和发展空间等,同时也要考虑个人因素,包括爱好、专业、政治面貌和基层工作经验等,还要关注报考的竞争程度。
国家公务员职位表公布后,考生可按以下步骤筛选:
1、首先,根据“基层工作经验”筛选:应届生可选择“无限制”的职位,而社会在职人员应选择与自身条件相符的最长年限。例如,拥有6年基层工作经验的考生可以选择“五年及以上”以降低竞争。
2、按照“学历”筛选:考生应选择适合自己的学历要求,如本科生可选择“本科(仅限本科)”、“本科或研究生”、“本科及以上”。为降低竞争,建议本科生选择“本科(仅限本科)”,从而进一步筛选职位。
3、按照“专业”筛选: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进行筛选,如英语专业的考生可筛选包含“英语”的专业。在专业筛选过程中,考生也可考虑相关联的专业,如政治学属于法学,考生也可筛选“法学”专业。如有疑问,建议咨询用人司局了解详细招录情况。
4、关注“其他条件”和“备注”栏:考生在满足“专业”、“学历”等条件的同时,还需符合“其他条件”和“备注”栏的要求。
3、专注专业筛选:在完成学历选择后,考生可进一步挑选专业,例如,英语专业的考生可以筛选包含“英语”二字的相应专业。在这一环节,众多职位将被排除在外。提醒各位考生,由于部分考生对自己的专业只了解其精确名称。例如,有考生的专业为“政治学”,而政治学实际上属于法学范畴,因此考生也可以考虑筛选“法学”专业。然而,鉴于各个部门具有独特的招聘要求,考生在不确定时,建议及时联系用人司局,咨询具体的专业招录细节。4、关注“其他条件”与“备注”栏:在满足“专业”、“学历”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考生还需关注“其他条件”和“备注”栏的内容。当筛选完毕,所有职位均符合标准时,接下来便需审视职位本身的各项条件。例如,“部门名称”、“用人司局”、“机构性质”、“机构层级”、“职位属性”、“职位名称”、“职位简介”等,了解该职位所属部门、工作内容以及是否符合个人期望。